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777777-久久亚洲精品国产亚洲老地址-久久亚洲精品玖玖玖玖-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亚洲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LED產業深度報告:行業回暖,集中度與結構優化者勝出

發布者:聯誠發 時間:2021-12-29 14:04 瀏覽量:2875

1. LED 行業回暖,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

1.1. 海外訂單流入,中國照明行業出口雙位數增長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發布了《2020 年前三季度中國照明行業出口情況報告》,LED 照明產品今年 1-9 月累計出口額為 23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5.45%,回升態勢十分明顯。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席卷全球之后,海外供給端出出現產能缺口,同時,由于國內疫情恢復控制較好,工廠開工率快速恢復,海外訂單流入。

海外出口單月新高,疫情帶來海外替代機會。海外出口單月新高為 7 月,單月出口 56 億美元,隨后略有回落,主要因:1、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提升;2、防疫物品出口提振項速趨于平緩;3、海外各國復工復產,外需邊際進一步改善,但海外工廠停擺情況緩和,對我國出口有一定抑制。但我們認為,海外疫情,工廠停擺,不僅是帶來了國內供應商的短暫替代機會,而是優秀供應商對外輸出替代的大好機會。

1.2. 受益疫情回暖與新基建拉動,LED 顯示有望回暖

根據《2020 小間距 LED 調研白皮書》,2019 年 LED 顯示屏市場的專業顯示、商業顯示、公共顯示和民用顯示的占比分別為 35.84%、53.76%、8.67%和 1.16%。專業顯示和商業顯示依然是 LED 的支柱型應用場景,以大尺寸 TV 為代表的民用顯示仍然處在發展階段。

2019 年全球 LED 顯示屏市場規模為 63.35 億美金,CR8 為 53.5%。廠商市占率排名前八大廠商中,除了排名第三的達科和 2019 年首次進入前七名的三星,其余廠商均來自中國,三星由于近年來在 Mini LED 顯示的積極出貨,單價高,對其整體 LED 顯示的營收貢獻大,首次進入前七名。

今年以來,由于受到疫情影響,2020 上半年中國大陸商顯市場整體下滑明顯,同比下降21%。各細分領域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教育、服務、地產、交通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根據主要的 LED 顯示上市公司數據來看,2020 年 1-9 月,LED 顯示屏收入為 96.13 億元,同比下滑 32.43%,其中因聯建光電剝離廣告業務,同比數據存在較大非 LED 顯示行業因素,若不考慮聯建光電,主要的 LED 顯示屏上市公司 2020 年 1-9 月收入為 87.18%,同比下滑 35.14%。

單季度看,受疫情影響,2020 年前三季度,主要的 LED 顯示屏公司收入都大幅低于去年同比數據,隨著疫情回暖,新基建的投入,LED 顯示總體收入環比有所增長。

LED 顯示能夠滿足超高清、大數據可視化、系統化、信息化的智能顯示需求,將成為新基建建設過程中需要投入的部分。由此,LED 顯示產業有望受益整體新基建的成長紅利。

2. LED 訂單回暖,上市公司誰最受益?

中國制造率先復工復產,凸顯了生產制造和供應鏈方面的優勢,有效彌補了全球因疫情導致各國大面積停工停產造成的供給缺口,對他國出口的“替代轉移效應”持續顯現。2020年 1-10 月,中國照明全行業累計出口額為 403.75 億美元,同比增長 8.79%。其中 LED 照明產品 1-10 月累計出口額為 269.6 億美元,同比增長 9.95%。目前,結合相關出口企業在手訂單判斷,全年的出口實現正增長,同時出口總額創歷史新高的結果為大概率,因此,國內 LED 企業預計將充分享受出口紅利。

我們將 LED 行業分為 LED 芯片、LED 封裝及下游照明環節,以數據判斷 LED 行業回暖情況及上市公司財務報表情況。

2.1. LED 芯片:毛利率回升,白光芯片漲價

從上游 LED 芯片行業來看,收入比重最大的依舊是龍頭公司三安光電,第三季度 LED 芯片上市公司合計收入 46.34 億元,同比增長 24.14%,環比增長 25.46%,收入端較去年有顯著的回暖。

盈利能力方面,從三季報看 LED 芯片行業,澳洋順昌、華燦光電和乾照光電均實現毛利率環比回升,這說明了隨著下游行業景氣度的回升,上游芯片供需關系得到改善,芯片環節利潤率回升。

此外,根據我們對 LED 芯片行業歷史數據的研究,過往 LED 行業均由華燦光電、乾照光電、澳洋順昌等企業毛利率先行反轉,主要因其存貨水平及存貨周轉率恢復較快,因此毛利率反彈速度較快;我們認為,隨著三安光電存貨逐季下降,毛利率將如過往兩次周期階段,實現快速反彈。

從周轉天數上來看,四個 LED 芯片公司周轉天數情況符合我們上面的判斷,隨著周轉情況的好轉,LED 芯片公司盈利能力逐漸回暖。

從中國臺灣地區 LED 芯片環節來看,我們也能看到月度的環比增長。分季度看,2020Q2中國臺灣地區 LED 芯片環節合計收入為 13.35 億元,同比減少 11.30%;2020Q3,隨著 LED行業回暖,收入合計為 15.78 億元,同比去年增加 0.01 億元;截至 2020 年 10 月單月,中國臺灣 LED 芯片合計收入為 6.02 億元,同比增加 16.89%。因此,結合中國地區 LED 芯片廠商來看,整體 LED 芯片環節收入景氣度逐步回暖。

需求疊加原材料漲價,白光芯片漲價。根據 TrendForce 集邦咨詢,11 月至今 LED 照明芯片產品價格開始上漲,整體漲幅約為 10%~20%,主要因部分中國大陸 LED 芯片廠商逐漸退出中低階 LED 芯片市場,致使一些規格的產品供給減少,加上隨著終端庫存降低、原材料漲價與國際市場需求回溫所致。芯片漲價符合 LED 企業毛利率回升的趨勢,芯片漲價主要原因為原材料漲價,疊加由于疫情原因,上半年供給下滑,然而隨著疫情的回暖,國內外的需求快速復蘇,海外出口更是同比去年實現連續雙位數的同比增長;在供需關系緩和及原材料漲價的前提下,部分跌破現金流成本的白光 LED 芯片價格開始上升。

存貨利潤率逐步回暖,深耕布局高潛力利基產品是主旋律。后續我們認為隨著國內外需求持續強勁增長,LED 芯片環節存貨將實現逐季出清,同時行業利潤率將逐步回升;此外,布局深耕項高潛力利基產品,強化產品區隔性,才是突破現有的發展格局的方向,車用照明與紅外線、IR LED 產品、植物照明、高功率 LED、紅外/紫外 LED、Mini LED、Micro LED等新興高端應用領域的需求在快速增長中,因此業務結構調整優化,將是 LED 芯片企業的重要發展方向。

2.2. LED 封裝:產業承接轉移,中國 LED 封裝市占率提升

在 LED 封裝環節,2020Q2 合計收入為 69.19 億元,同比下降 22.55%,主要因疫情影響,上半年 LED 封裝整體利用率下滑,截至 2020Q2,封裝收入占比前三分別為木林森、國星光電和鴻利智匯。

單季度看,2020Q3 LED 封裝主要公司收入環比增 25.10%,同比減少 6.87%,主要因疫情國內回暖,復工良好,同時,海外 LED 企業停工,訂單流入國外,三季度 LED 封裝企業環比回暖。木林森三季度業務包含成品收入,若不考慮木林森收入,國星、鴻利智匯、瑞豐光電等封裝公司 Q3 收入為 30.16 億元,環比增長 10.64%,同比增長 6.44%。

產業轉移承接帶來封裝機遇。中國大陸在近 10 年內承接了全球產業轉移,根據 LED inside統計,2019 年中國大陸在全球 LED 封裝供給端的市占率達到 71%,海外產能主要聚焦于車用照明等相對高端的市場需求,而通用照明、景觀照明、LED 顯示和背光等傳統應用大部分來自大陸供應商。

GGII 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 LED 顯示屏行業總規模達 829 億元,同比增長 13.25%,其中 RGB 封裝市場規模達 113 億元,同比增長 11.88%。隨著封裝大廠 RGB 產能的快速擴張,RGB 封裝市場集中度不斷提升。據高工新型顯示從市場調研的信息來看,目前中國 RGB封裝市場月出貨約為 60000KK—70000KK,排名前十的 RGB 封裝企業出貨量占據了其中的近 85%。其中集中度提高最為明顯的是小間距顯示封裝市場。

從收入方面看,中國廠商攜靠近市場以及成本競爭力的優勢,市場份額持續提升。木林森、國星光電陸續進入全球前 10 大 LED 廠商行列,老牌 LED 企業陸續被擠出榜單。即使位列前十的廠商,例如 Lumileds,OSRAM OS 也出現股東易主的情況。

隨著行業競爭加劇并且上市 LED 企業接連加碼擴產,LED 封裝器件價格呈下降趨勢,眾多中小型封裝企業生存空間日益縮小,逐步退出市場,大企業在供應鏈管控、良率管控、生產效率、規模化生產等方面具有競爭優勢得以繼續發展壯大,未來經過兼并重組和自然淘汰,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

2.3. LED 照明:國內外需求復蘇,渠道帶來集中度提升

從下游LED 照明端來看,今年前兩個季度受疫情影響,收入同比下滑較大,下滑分別為 23.09%和 9.54%,3-5 月份國內疫情趨向穩定后,生產和供應鏈逐步復蘇,照明整體出口回升勢頭明顯,,前期積壓訂單進入執行釋放期,6 月單月出口 LED 收入實現兩位數增長。Q3 照明環節收入環比增長 20.43%,同比增長 7.89%。

存貨方面,LED 照明環節存貨由 2018 年三季度達到峰值,隨后行業存貨逐季度下降,截至 2020 年三季度,存貨合計為 95.25 億元;同時,行業存貨周轉天數也逐漸改善,同比來看,行業合計存貨周轉天數 1788.15 天,去年同期為 2546.17 天,下降 758.01 天。

看 LED 照明環節,2011 年 CR5 為 70.52%,2019 年 CR5 為 71.05%,CR3 占比由 44.63%上升為 55.66%,整體集中度向龍頭集中。前列企業依舊為歐普、陽光、佛山照明等企業,木林森則通過對下游的垂直整合,收購了海外朗德萬斯,成為國內收入占比最高的照明企業。其中 18 年-19 年,收入逆勢增長的有木林森、歐普照明、得邦照明、三雄極光、海洋王、晨豐科技、金萊特、雷曼光電。

LED 集中度提高,渠道發力是主因。LED 照明行業下游的應用場景較為廣泛,涵蓋了家居、商業、工業、辦公、教育等,其終端消費者主要為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消費者。下游客戶以大型家居產品零售賣場、超市等渠道客戶以及照明和家電領域的品牌客戶為主,也包括工程商。國內銷售主要渠道包括商場、超市、經銷商、五金、電商等。

渠道為王,下沉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照明燈飾行業已經從高速發展期過渡到成熟期,面對市場的激勵競爭與自身經營生存壓力,尋求增量擴張、進行渠道布局是 LED 企業關注的焦點。2014 年,LED 照明已全面滲入全國民用市場,當時五金渠道中整體 LED 照明產品占比較少,照明企業并未過多關注該渠道。但如今照明企業的渠道之爭已經從品牌經營、形象專賣店,到開拓下級分銷,再到占領五金店。五金渠道以擁有覆蓋面廣、購買方便、消費群體固定、銷量穩定等優勢逐漸成為眾多照明企業的爭奪對象。歐普、雷士、小器鬼、木林森等為代表的照明企業已經開始憑借品牌效應,發力五金渠道,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及鄉鎮的布局。

木林森戰略落地,打造“品牌平臺”+“渠道平臺”。

品牌端:公司實行“木林森+朗德萬斯”雙品牌戰略,分別主攻國內中低端與全球中高端市場,從產品、渠道、客戶、品牌等各方面進行全面區隔。2020 年是朗德萬斯在國內市場品牌塑造的元年,朗德萬斯從主攻海外市場百年未向全球全渠道市場擴張,借助品牌優勢下沉渠道,發力高端光源產品、燈具業務及智能家居領域。借力木林森優質國內資源和多方面深度合作、資源整合,朗德萬斯開拓中國市場,LED 成品營收占比及毛利率有望進一步提升,品牌協同效應顯現。上半年加快朗德萬斯的重組關廠計劃,堅定輕資產戰略與品牌運營策略,營運能力增強,實現降本增效增利目標。

渠道端:堅持“渠道為王”理念,流通板塊是朗德萬斯今年著重發力的業務增長點。木林森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通過線下集中作業方式積極邀請客戶參與關注,線上運用直播持續塑造品牌影響力。同時,木林森積極布局五金渠道,憑借密集分銷的新營銷模式以及行而有效的業務運營方式取得良好成效,朗德萬斯流通業務雖處于起步階段,但發展迅猛,現階段已布局全國 20 多個省區,且招募了一批省級代理,預計 2020 年還將迎來一波渠道開發小高潮。

貿易渠道中,木林森的主要的合作方包括 Rexel S.A., Sonepar S.A., Imelco S.p.r.l 等;零售渠道中,LEDVANCE 主要通過沃爾瑪、麥德龍、Bauhaus、Obi、Deutschland KG、Lowe’s 等大型商業超市或家居中心。

競爭線上渠道,渠道多元化布局。除了各大廠商角逐的五金渠道外,照明企業也把目光投向線上渠道。歐普照明在線上渠道,連續多年獲得天貓雙十一照明家居類產品排名第一;佛山照明、雷士照明也連續多天在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開啟線上直播賣貨。根據數據統計,截止 3 月 4 日,佛山照明直播累計與觀眾互動次數高達 25 萬次。而雷士照明 315 線上整屋購直播在線人數也超 115 萬人,活動訂單超 17000 單。

2.4. LED 顯示:新基建拉動復蘇,三季度環比回暖

今年以來,由于受到疫情影響,2020 上半年中國大陸商顯市場整體下滑明顯,同比下降21%。各細分領域均呈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教育、服務、地產、交通受疫情影響較為嚴重。根據主要的 LED 顯示上市公司數據來看,2020 年 1-9 月,LED 顯示屏收入為 96.13 億元,同比下滑 32.43%,其中因聯建光電剝離廣告業務,同比數據存在較大非 LED 顯示行業因素,若不考慮聯建光電,主要的 LED 顯示屏上市公司 2020 年 1-9 月收入為 87.18 億元,同比下滑 35.14%。

受疫情影響,2020 年前三季度,主要的 LED 顯示屏公司收入都大幅低于去年同比數據,隨著疫情回暖,新基建的投入,LED 顯示總體收入環比有所增長,二季度由于海外疫情爆發,境外業務下滑,但國內疫情得到控制,整體國內環顯示業務回暖。

毛利率方面,LED 顯示行業毛利率整體呈現下滑的趨勢,主要因行業內競爭加劇、疫情影響及國內宏觀環境影響導致;

從存貨來看,主要的 LED 顯示公司存貨由 2020Q1 下降 30.31%,主要因會計準則變化,部分已完工未結算的資產被計入合同資產科目;若假設四家 LED 顯示企業新增合同資產皆為存貨轉入,四家公司存貨與合同資產截至 Q3 合計為 69.37 億元,較 2019 年末有所增長,較 2020Q1 末有所下滑。

2.5. LED 驅動芯片:照明回暖顯著,上游驅動芯片高增速

在 LED 顯示驅動芯片領域,目前市場上參與競爭主要企業有聚積科技(臺灣)、集創北方、富滿電子和明微電子。在 LED 照明驅動芯片領域,目前市場參與競爭的主要企業有晶豐明源、士蘭微和明微電子等。

晶豐明源當下業務下游應用主要為 LED 照明,截至 2020 三季度,公司整體收入為 7.07 億元,同比增長 15.11%,單季度看,第二季度受疫情影響,收入同比下滑 17.41%,第三季度收入快速回暖,同比增長 59%,環比增長 59.06%。晶豐明源目前是國內市場份額最大的 LED照明驅動芯片廠商,公司的收入數據顯著回暖也印證了下游照明行業復蘇。

聚積是中國臺灣 LED 驅動芯片企業,下游主要應用為 LED 顯示,根據月度營收顯示近年來由于受到疫情影響,公司收入同比顯著下滑,其中 4 月最為嚴重,單月僅收入 0.25 億元,同比下滑 56.50%,隨后公司收入逐步回暖,今年 11 月已經逐漸回到去年的水位,一定程度上說明了 LED 顯示行業下半年逐步回暖,且在 11 月逐步回到去年的景氣度。

供應鏈整體復蘇,三季度收入同比回暖。根據明微電子招股書可知,公司業務收入下游占比近 7 成為 LED 顯示行業,過去五年,公司收入穩健增長,18 年由于受整體宏觀經濟周期與集成電路行業小周期影響以及中美貿易摩擦導致的不確定增強,收入較 2017 年放緩。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LED 顯示屏驅動類和智能景觀類產品收入較上年同期有所下滑;從第三季度看,收入實現 1.38 億元,同比增長 8.55%,業務回暖說明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供應鏈整體開始復蘇。

從公司毛利率來看,2020 年上半年綜合毛利率為 29.33%,顯示屏驅動類芯片的平均單價較2019 年有所下降,主要系受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給予部分客戶更多價格優惠所致;截至三季度,公司毛利率反彈,行業景氣度回暖。

3. 未來 LED 行業看什么?結構優化者勝出

Mini LED 為行業主要增長動力源,結構優化者勝出。根據 LED inside 統計,2019年全球 LED 應用市場規模約 168 億美元,預計 2020 年總市場規模因疫情原因將再小幅衰退 2%至 165 億美元。接下來 5 年主要的成長動能主要來自 Mini 及 Micro LED 的新興應用,未來將成為僅次于一般照明的第二大應用市場,市場規模將達 42 億美元,CAGR 高達 317%。另外,隨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生活型態沖擊,非接觸式的不可見光應用將是成長第二快速的市場,預期市場規模將達近 17 億美元,2019-2024 年 CAGR 將達 19%。

多元深耕布局成重點,細分市場機會多。通用照明仍將是 LED 最大的應用市場,其次為Mini LED&Micro LED、車燈照明;通用照明占比由 2019 年近 40%,下降為 25.15%,主要因Mini&Micro LED 預計規模快速起量,由占比 0.02%上升為 18.60%。因此,若 Mini LED 和Micro LED 市場化順利,隨著滲透率的快速提升,LED 行業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同時,多個高附加值利基型的市場份額主要為海外公司所占有,對于 LED 下游應用的多元布局將是未來 LED 企業的發展方向。

通用照明紅利消化,品牌價值和集中度提升是重點。根據 LedInside 的數據顯示,通用照明市場產值由 2018 年近年峰值 74.27 億美元,主要因 LED 照明滲透率快速提升,已達到較高的滲透率,原先替代鹵素燈及傳統照明紅利消化,但 LED 照明仍將是 LED 行業最大的下游應用,未來將由增量市場逐步轉化為存量競爭,行業的品牌和集中度提升將是下游的發展趨勢。

3.1. Mini LED:

Mini LED 顯示上主要種類:LCD 顯示背光和自發光 LED 顯示。近年來,因 Mini LED 背光技術相對成熟,各大廠商紛紛布局以搶占市場份額,多種背光應用產品相繼面世。Mini RGB顯示產品雖主要為展示用品,但布局企業增多,產業鏈各環節推動其應用發展不斷提速。

在背光應用方面,Mini LED背光利用數量極多的超小尺寸的LED燈組實現背光效果,并通過精細的區域調光,全方位提升 LCD 的顯示畫質,實現超高對比度和超寬色域,縮小與 AMOLED 的畫質差距。Mini LED 將以 HDR、異型顯示器等背光源應用為訴求,適合應用于手機、電視、車用面板電競筆記型計算機 VR/AR 可穿戴設備等產品上。目前 PM MiniLED 技術已相當成熟、AM MiniLED 也已于群創、TCL 等大廠實現量產。

在自發光 LED 顯示應用方面,RGB Mini LED 使顯示屏點間距進一步縮小成為可能,能夠大幅提升終端產品的視覺效果,并減小視距,能夠進一步取代原有的 LCD 戶內顯示屏市場。另一方面,RGB Mini LED 搭配柔性基板的使用,也能夠實現曲面的高畫質顯示效果,加上其自發光的特性,在一些特殊造型需求(如汽車顯示)方面有極為廣闊的市場。

3.1.1. 背光:性能優異,已導入 TV、平板、車載等領域

Mini LED 背光下游應用:TV、平板與筆電、車載顯示等領域。采用 Mini LED 背光技術的LCD 顯示屏,在亮度,對比度、色彩還原、節能和 HDR 性能優于當今 LCD 顯示器,且較AMOLED 而言 Mini LED 具備成本與壽命方面的優勢。1)TV 領域:4K→8K 逐步高清下,與傳統 OLED 相比,mini LED 具有成本低、顯示效果好等優勢,2021 年將加速滲透,三星mini led 電視目標出貨 300 萬臺,若定價被市場所接受,國內廠商將跟進步伐,MINI LED加速滲透。;2)平板與筆記本:ipad 計劃導入 mini LED,大廠示范將催化 mini LED 于平板領域中的應用;3)車載顯示:高階市場有利基定位,成本為 mini LED 在車載領域推廣應用的關鍵。

TV 市場:各大廠商已發布多款 Mini LED 背光 TV,其中 TCL 是全球首家嘗試將 MiniLED 技術應用于電視。此外,AWE 2019 展會,康佳展出 MiniLED 背光電視概念機,擁有巨量轉移+147%、DCI-P3 量子點等多項畫質技術,峰值亮度算法實現 ≥2000 nits;2019 美國 SID 展,華星光電攜帶有源矩陣驅動的 65 寸 MiniLED 背光 TV 參展,分區數高達 5,134 區,LCD 峰值亮度高達 2000 nits,結合超精細動態調光,對比度高達到1,000,000:1。

平板與筆記本市場:19 年,蘋果發布 6K Pro Display XDR 顯示器,采用類 Mini LED 背光顯示技術。該背光擁有 576 個分區,每個分區有 25X25 顆,總計 36 萬顆類 MiniLED 器件(尺寸 200-300 微米,大于普遍認可 miniLED 尺寸為 100-200 微米)。根據產業調查顯示,蘋果預計在 21 年推出 12.9 英寸 Mini LED 背光 iPad Pro,其將裝備近 10000 個 Mini LED 芯片作為背光來源,預計其顯示器成本達 100 美元,而其中 MiniLED 背光模組占據 60%以上。

車載市場:Mini LED 車載應用將以車內顯示屏幕為主,包括抬頭顯示器(HUD)、儀表板背光、后方娛樂顯示器背光以及后視鏡屏幕背光等。

3.1.2. 直顯:小間距 LED 的自然延伸,適用商顯專顯等領域

mini LED 直接顯示——小間距 LED 的自然延伸。與小間距 LED 相比,mini LED 尺寸更小且去封裝化,并可以用于室內大屏顯示,實現更高的分辨率和顯示效果,可以視為是小間距 LED 的升級。2020 年,mini LED 直顯已經在逐步上量,主要集中于 P0.8 P0.9。從2018 年中國大陸小間距 LED 銷售結構來看,1.0 以下間距的銷售額占比快速增長,大幅提升 5.8 個百分點。標志著小間距 LED 顯示屏市場正快速向超小間距及 mini LED 過渡。

Mini LED 直顯技術優勢:無縫拼接、高畫質。DLP 背投技術具有體積與重量過大、壽命短、對比度不足、易白屏、伴有灼傷現象等缺點。與傳統 DLP 顯示方式相比,小間距及mini LED 所具備的高亮度、高色彩飽和度、高對比度、高分辨率、體積輕薄、壽命長等優良特征,mini LED 顯示技術具有無縫拼接、高畫質、應用場景靈活等優勢。

Mini LED 直顯主要終端產品為 LED 顯示屏,未來潛在應用場景眾多。

LED 顯示屏:19 年,國星光電推出 Mini LED 顯示新產品 IMD-M07,點間距 0.7mm,主要面向 4K、8K 顯示屏,可媲美液晶顯示效果,是 136"4K 屏和 272"8K 屏的最佳顯示方案。IMD-M07 擁有杰出的畫質、對比度、亮度,可完美實現 HDR,其超大顯示器由獨立的自發光微型 LED 模塊組成,并能夠充分匹配各種類型的需求,終端實現尺寸自由、比例自由、分辨率自由。

家庭影院等高技術要求場景:數字電影放映對顯示屏色彩、對比度、立體感、景深、舒適性等方面要求極高。2017 年,三星實現小間距 LED 屏幕在“數字電影放映”市場的突破,標志著未來隨小間距 LED 及 mini LED 直顯技術的升級,小間距 LED 及mini LED 能夠完成為數字電影放映提供更完善的技術方案。

會議室、指揮中心等大顯示屏需求場景:與小間距 LED 相比,Mini-LED 顯示屏重要特征在于同等分辨率下尺寸繼續縮小,能夠實現更高的分辨率和顯示效果。小間距LED 主要定位在商用 100 寸以上大顯示屏,而 Mini-LED 實現了 LED 邁入 100 寸高清顯示時代,原本安裝的 P1.2 小間距 4K屏替換為 P0.59 的 Mini-LED 顯示則分辨率可以提升到 8K,即相同的面積下像素提升 4 倍,畫質更細膩,可顯示的信息更多,符合 5G 時代下的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需求。

車載等特殊造型需求場景:與 OLED 相比,Mini LED 直顯具備無縫拼接等優勢,更適合應用于車載顯示屏等特殊造型需求場景。19 年,華燦光電發布 Mini LED RGB芯片和 Mini LED BLU 芯片,應用領域位電視、消費電子、車載顯示屏等,其中 MiniLED RGB 芯片方面,設計了高效鈍化層,對金融連接層進行平滑覆蓋。

3.1.3. 多維應用拉升市場需求,企業協同布局助力產業化發展

2020 年 MINI LED 完成產業化,2021 年迎來市場化。

產業化:此前,Mini LED 痛點主要為制程難點多所帶來的高成本:以 12.9 寸的 ipad pro為例,Mini LED 背光模組成本占比達到 66%。Micro LED 成本高主要由于

1)芯片良率難控制:Mini-LED 芯片尺寸更小,對波長一致性和厚度均勻性要求更高,良率難控制;

2)封測要求高:基色 Micro LED 的像素組裝尺寸微米化受限且芯片尺寸縮小后要求切割更精細,難以實現超高密度封裝

3)集成難:廠商需要將成千上萬顆 Mini-LED 芯片固定在印制電路板或玻璃基板上,相比傳統 LED 產品難度更大。目前 Micro LED 在成本上遠高于其他顯示產品,同為 6 代線,液晶、OLED 和柔性 AMOLED 面板國內生產線的平均投資額高達 139 億元、279 億元和 465億元。從單位產能制造成本推算,當前每平方米 Mini LED 面板月產能的平均投資額約為92 萬元,分別是液晶生產線的 7 倍、OLED 生產線的 3 倍、柔性 AMOLED 生產線的 2.5 倍。

隨技術成熟+工序減少,Mini LED 有望快速降本。長期看,Mini LED 將給用戶帶來全新的視覺盛宴和更好的沉浸式效果有望帶動需求快速增長,并將由于供應鏈縮短、工序減少,隨技術成熟實現規模量產和良率提升,產業鏈整體摩擦成本降低,供應鏈效率提升,從而帶動 Mini LED 顯示屏價格大幅下滑和產品滲透率快速提升。

Mini LED 背光模組:工藝快速迭代下,成本有望以每年 15%~20%幅度下降。Mini LED顯示生產線具有小型化特征,有利于技術工藝快速迭代。同時,Mini-LED 生產工藝可以簡化,材料成本和制造成本存在較大下降空間。19 年,群創光電 AM Mini LED 試生產線已成功點亮,投資額僅 1.1 億元左右,顯著降低行業進入門檻。據集邦咨詢與預測,未來隨產業鏈制程技術和良率不斷提升,Mini-LED 背光成本將以每年 15%~20%幅度下降。

Mini LED 直顯:上游芯片廠加強成本管控+改善產品良率,下游應用廠商提高技術水平,成本下滑指日可待。Mini LED 直顯高成本主要由于 1)芯片:應用倒裝芯片為行業主流發展趨勢,但由于倒裝工藝不夠成熟,倒裝芯片價格遠高于正裝芯片;2)制程:技術效率低+產品良率低,將提高生產成本及后期維護成本。芯片商將加強物料、制程等方面的成本管控,同時改善實際產品良率,從而實現降本。

圖 48:2019 年 mini LED 專利按照范圍劃分(個)

在經過產業化降本后,2020 年,上下游多家公司對 mini led 產業進行資本投入,Mini LED行業將于 2021 年進入市場化階段。

產業鏈上下游廠商紛紛布局,助力產業協同發展。根據各公司公告披露,國內各大廠商紛紛積極籌劃 Mini LED 直顯及背光產品,京東方、洲明科技、國星光電等國內廠商均表示已具備相關產品規模量產能力。Mini LED 直顯方面,相關產品已逐漸上量,P1.0 以下會議市場顯示需求強烈;Mini LED 背光方面,中大尺寸背光應用平板、電競筆電、TV、車載顯示等多類產品正在加快打樣和驗證速度:

1) 上游:芯片廠商積極擴產并提升良率,LED 芯片端成本持續下降。Mini-LED 芯片由于尺寸普遍在 200um 以下,生產線的線寬精度、芯片小型化等制作難點較多,相應的附加值和技術難度較大。目前,上游芯片廠商積極擴產并提升良率,LED 芯片端成本持續下滑,其中 Mini-LED 直顯效果接近 OLED 且價格低,技術成熟即將迎來規模化量產階段。

2)中游:封裝廠擴產,大幅提升 Mini LED 性能。Mini LED 顯示封裝主要采用倒裝封裝,事和微小空間布局的需求和多種材質封裝基板,解決了正裝芯片打線及可靠性低等缺點,并結合 COB 封裝優勢,有望進一步縮小顯示屏點間距,從而大幅提升顯示效果和可靠性,并將視距縮小到室內可觀看距離,Mini-LED 顯示有望替代戶內原有的大尺寸 LCD 市場。目前,LED 封裝廠已經量產相關 Mini-LED 產品,并積極擴產,與下游顯示屏、終端廠商達成有關合作。

3)下游:面板廠擴產推動 Mini LED 產業化。利亞德、洲明科技、奧拓電子、艾比森等已經推出相應的 Mini-LED 顯示屏,并已經進入到量產階段,其中利亞德 P1.25Mini LED 產品處于小規模中試階段,目前良率>99.98%,效率>23kuph;奧拓電子 Mini LED 0.9mm 產品已成功應用到南京市公安局項目;洲明科技已實現 4K 162 寸 Mini LED 產品批量化制造,并于 19H1 率先完成 Mini LED 領域先進的 AM 驅動技術研發。目前,利亞德擬發可轉債募資 8 億元,用于 LED 應用產業園項目,預計將新增產能 12000 平方米。

市場化:2020 年已有部分廠商推出 mini led 產品,例如小米電視、TCL 電視等;明年將有更多電視廠商推出產品,其中以全球 TV 銷量第一的三星為首,目標銷量 300 萬臺,基于MINI led 的電視和市場定位的推進程度,將較大程度影響 Mini LED 電視的滲透率;此外,Apple 明年預計將推出 iPad 的 Mini LED 版本,三星與蘋果兩大廠商一起發力,有望加速對Mini LED 市場的消費者教育。

同時,近日三星發布 micro LED 電視,定價為約合人民幣 102 萬元,計劃于 12 月中旬進行預售,該產品為三星繼 2018 年“the wall”micro LED 顯示屏后的新產品,定位高端化;明年將推出更適用于中端市場的 mini LED 產品。

3.2. 不可見光

不可見光是指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光,其中包括我們熟悉的紫外線、紅外線、遠紅外線等。

紫外線:UV(ultraviolet),即紫外線,紫外線指的是電磁波譜中波長從 10nm~400nm 輻射的總稱,UV LED 是指發光波長 400nm 以下的 LED,根據波長,可進一步分為 UVA(320-400nm)、UVB(280-320nm)、UVC(200-280nm)。

紅外線:紅外線(Infrared,IR)是頻率介于微波與可見光之間的電磁波,波長在 760nm(納米)~1mm(毫米)之間。它是頻率比紅光低的不可見光。

3.2.1. UV LED

紫外半導體市場快速發展。2018 年全球 UV LED 市場規模達 2.99 億美元,據 LED inside 估計,預計到 2023 年 UV LED 市場規模將達 9.91 億美元,2018-2023 年復合增長率達到27%。

紫外半導體應用領域中殺菌/凈化市場是未來發展最迅速、最有潛力的市場,產品應用以UV-C 為主。目前主要應用于飲用水的殺菌與凈化市場,2018 年占總 UV LED 市場規模比重為 25%。

UV-C 殺菌消毒下游應用廣闊。UV-C 廣泛應用于空氣凈化、食品及物體表面殺菌、潔凈水、醫療及個人護理等領域,未來在家電、公共場所衛生保護等市場潛力較大。

目前,在民用和工業領域消毒殺菌應用的深紫外光源大多是汞燈。由于汞對人類社會和環境的重大影響,從 2020 年起,限定汞使用和排放的國際《水俁公約》正式生效,傳統的汞燈將限制、禁止生產和使用。而基于氮化鎵等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深紫外半導體芯片,成為了新的環保、高效紫外光源的不二之選。

我國未來將是 UV LED 應用需求的主要市場之一。目前 UV 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市場規模較大,其原因系成本過高,而隨著國內資本流入和技術的突破,未來幾年 UV 產品價格將會持續下滑,屆時應用面將逐步打開,市場需求量將快速上升。

擴展新興領域,UV LED 應用廣泛。在 UV LED 市場應用中,每個紫外波長類型都有特定的應用。UV-A 主要用于固化和防偽檢測。UV-B 以醫療為主,以及植物生產領域;UV-C 則主要應用于殺菌、消毒。

固化為主流需求,未來看好殺菌應用。作為 LED 細分應用的市場之一,UV LED 可以說正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成長空間較大。目前工業固化需求最大,未來殺菌、凈化成長性最高。

UVA-LED

工業固化需求旺盛,占據最大市場份額。UVA-LED 最主要的應用市場為固化,占據 41%的市場份額,同時 UVA LED 也涉及到美甲、牙齒、商業照明、油墨印刷等領域。

UVA 產業相對成熟,技術門檻相對較低。該產業的市場價格競爭較為激烈,中下游封裝環節產值不高,拉動力不強,很多企業延伸到模組環節,或者應用成品。

政策端利好,未來保持高增長。《關于汞的水俁公約》明確了相應添汞產品應于 2020 年完成其生產和進出口的淘汰,在此背景下歐美與日本的工業固化設備廠商積極導入 UV LED產品將帶動改機與替換市場的需求。預估 UV LED 工業固化模塊市場滲透率也將于 2020 年來到 30-40%,帶動整體 UV-A LED 市場增長。未來 5 年,工業固化領域市場規模依然保持高速增長,僅次于殺菌與凈化市場。

UVB-LED

市場空間小,參與者較少。UVB 屬于陽光中的一小部分,但有危險。大多數太陽能 UVB被減少的大氣臭氧層吸收。雖然長時間接觸可能對人眼和皮膚有害,但它對維生素 D 的產生和嚴重皮膚病的治療有益。

UVB-LED 主要應用于醫療植物生長等行業領域。

UVC-LED

技術門檻較高,UVC-LED 下游市場需求分散。

受益疫情,UVC 下游需求暴增。各類 UVC 產品陸續推出市場包含半永久性 UV 功能口罩、口罩消毒盒、車規級殺菌盒、電梯扶手殺菌機、殺菌家電等。此次疫情提高人們對健康消毒的意識,2020 年 UVC 有望進入高速增長的元年。供應鏈吃緊,部分 UVC LED 廠商訂單已經排滿到今年八月之后,且受惠于 UVC LED 訂單挹注,多數廠商今年的 UVC LED 營收目標上看雙位數年成長。

集邦咨詢認為,短期內,在防疫需求催化下,UVC LED 有望突破商業化早期量小價高的兩難沖突,出現量價齊高的爆發狀態。

殺菌凈化市場有望快速成長。疫情結束后 UVC LED 會隨著生產和應用規模擴大,平均生產成本持續下降,在后疫情時代市場滲透率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間。集邦咨詢預估 2019-2024年 UVC LED 封裝市場產值年復合成長率(CAGR)將達到 60%。

UVC LED市場增長潛力大,OFweek預計2022年UVC LED將占據 UV LED的70%市場份額。并且根據 Yole 預測,2020-2025 年 UVC 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可達 52%,到 2025 年,其市場規模可以達到 25 億美元,市場空間大。

國內廠商加緊布局,助力 UV LED 成長。UV LED 上游產業包括 UV LED 外延片(磊晶)和芯片(晶粒);中游產業主要為封裝和 UV 應用模組;下游產業主要為 UV LED 應用。

從供應端來看,國內 UV LED 行業起步較晚,但已基本成型。目前來看,UV LED 市場規模相對照明、背光、顯示等傳統應用而言較小,但是未來擁有較高的成長性,國星光電、鴻利智匯、晶能光電和天電光電等企業已經進入 UV LED 市場,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因此,UV LED 將成為繼白光 LED 照明應用后的另一個市場。

從 UV LED 上游來看,其對技術要求最高,尤其是深紫外 UVC 的外延片和芯片技術,目前主要掌握在日韓系和美系企業。不過隨著大陸的整體 LED 產業發展,國內廠商正在縮小和外國廠商之間的差距,芯片領域除了一直在深耕該市場的三安光電、晶能光電和青島杰生之外,中科潞安、湖北深紫等也進入該細分市場。從中游封裝來看,我國封裝龍頭木林森進軍深紫外行業,與至善半導體合作對深紫外進行戰略布局。

從下游應用來看,國外技術較為成熟,Seoul Viosys、Nitride Semiconductors及日亞等國際廠商在 UV LED 領域已深耕多年,陸續推出了不同規格的 UVA 和 UVC LED 產品。國內廠商中,國星光電已全面布局 UVA/UVB/UVC,自 2016 年以來,陸續推出近紫外 LED、深紫外 LED 及模組,產品波長范圍寬、可靠性高。

3.2.2. 紅外 LED

IR LED 即紅外 LED,是一種將電能轉換為光能的近紅外發光器件,它具有體積小、功耗低、指向性好等一系列優點。

根據 Global Market Insights 的報告,紅外(IR)LED 市場規模在 2019 年超過 5 億美元,預計在 2020 年至 2026 年之間的復合年增長率將超過 10%。到 2026 年,全球行業出貨量預計將達到 80 億個,市場估值將超過 10 億美元。

應用場景擴寬,市場呈現高成長性。根據 IR LED 芯片的特性,不同波長的紅外 LED 產品可應用到不同的領域,其中包含安全監控、行動裝置生物辨識(虹膜、臉部、指紋辨識)、數位醫療(心跳血氧感測)、電競筆記型計算機、紅外線觸控面板、近紅外線光譜儀、擴增與虛擬實境/眼動追蹤、車用感測與車用光達與無人機、近接開關等。

IR 應用轉型高附加,看好安控、可穿戴、傳感、汽車等領域需求向上。目前 IR LED 廠商的研發重點傾向也從遙控器、滑鼠、通訊等附加價值較低的應用市場,朝手機、車用、安控產品紅外線監視、紅外醫療等高附加價值市場應用。

紅外線安控攝影領域: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統計資料,全球智能家居安控攝像頭市場規模去年已達 37.1 億美元,預測自 2020 年至 2027 年,全球市場產值復合年逐步接近15.7%。智能家居應用于一般家庭場景的滲透率正不斷提高,從而智能家庭安控攝影機的安裝需求不斷上升。

可穿戴電子設備領域:可穿戴的 LED 感測模組設計架構,主要區別為發射端,接收端。“發射端”一般以綠光 LED 搭配紅外線 LED,可用以識別特定的距離,流經手腕的血液量。

目前監視和工業是 IR LED 中市場份額占比最大的領域,而紅外 LED 在虹膜和面部識別技術中的應用發展迅速,市場份額不斷提高。

海外廠商暫時領先。目前,紅外 LED 市場排名前三的廠商在 2018 年占據了 33.25%的市場份額,集中度不高。歐司朗,EVERLIGHT,晶元光電,光磊科技和光鋐科技等是主要參與者,其中以臺廠為主。歐司朗在紅外 LED 上投入較大,在食品檢測、光譜檢測、通訊等領域推動其應用發展,處于領導地位。

大陸廠商加緊布局。大陸廠商如木林森、聯創光電、鴻利光電等正加緊布局,逐漸縮小差距。2019 年 12 月,木林森發行 26.6 億可轉債,投入 LED 封裝/照明項目,其中包含紅外LED 產品。聯創光電專注于紅外 LED 領域,著力構建涵蓋"外延材料-芯片-器件封裝-應用產品"的紅外產業鏈。總體來說,目前內陸廠商雖已具備一定規模優勢,但在新技術導入和市場開擴方面還是稍遜國際大廠。

3.3. 車用照明

車用 LED 成為新藍海。車用照明目前主要采用三種燈光:鹵素燈、疝氣燈和 LED 車燈。自上個世紀 90 年代開始到現在,LED 燈取代氙氣燈已初現端倪。因為 LED 技術更為節能,且 LED 燈比傳統的鹵素燈壽命更長,并且以半導體原理發光的 LED 可以讓車燈體積更小,從而給整車的設計提供無限可能性。

受中美貿易沖突影響,2019 新車出貨明顯衰退加上車用 LED 價格競爭激烈,多數車用 LED于 2019 年表現大受影響,年衰退幅度介于 15%-30%之間。國內汽車產量在 2018 年和 2019年出現小幅衰退,2019 年 1-12 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 2572.1 萬輛和 2576.9 萬輛,同比有所下降。

圖 69:2013-2019 年全國汽車產量 單位:萬輛

車燈市場火熱,均價穩步提升。車燈的需求受汽車產量、汽車保有量、更新換代、消費升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雖然汽車市場出現小幅萎縮,但隨著消費力于國內汽車燈具滲透率不斷提高,2019 年平均車燈價格為 1931 元/套,中國車燈配套市場規模為 496.67 億元,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

政策端發力,LED 市場受益。國家補貼政策明顯趨向于高續航新能源汽車,而續航提高除了依賴車輛本身電量提高,車輛的節能功能也亟待更新,這就為 LED 車燈導入提供契機。未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發展,汽車 LED 市場價值和數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LEDinside研究,到 2023 年,全球汽車 LED 產值預計將達到 42.1 億美元。

LED 小型化趨勢推動車燈設計靈活度和滲透率提高。在外部產品方面,大功率芯片價格正在下降,而其市場份額逐漸增加。前照燈 LED 產品趨于多樣化:大型國際制造商已經相繼推出了用于近光燈的單芯片或兩芯片 LED。隨著 LED 小型化趨勢顯現,前照燈的設計更加靈活多變,從功能產品發展到智能系統,甚至可以與投影功能結合。展望未來,前照燈 LED的市場價值和滲透率將繼續增長。另外,由于采用了順序式方向燈,LED 的普及率和方向燈的市場價值也將迅速增加。

國際廠商車用營收利潤率實現雙增。就汽車照明參與者而言,全球汽車照明行業集中度較高,前五名參與者占據了 70%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全球巨頭紛紛進入海外擴張和整合重組階段,專業化趨勢明顯。此外,隨著近年來 LED 滲透率的提高,盡管汽車市場形勢不景氣,汽車照明公司的利潤率仍在持續上升。

中國本土廠商積極布局車燈產業鏈。中國大陸和臺灣的廠商借換裝和改裝的服務市場,先進入供應鏈,然后逐漸提高營收的規模,之后再借助產品銷售實跡,以及突破技術壁壘,逐漸打入車內以及車尾燈的前裝供應鏈。

三安收購安瑞是實現了從芯片到車燈的縱向整合,目前安瑞光電已成為國內多家汽車品牌如奇瑞瑞虎、QQ、東南汽車、廣汽吉奧的 LED 汽車照明供應商。去年末,三安光電以自有貨幣資金 1,050 萬英鎊購買 WIPAC 全部資產,WIPAC 在迷你霧燈/倒車燈、輕量化、模塊化、獨立可替換 LED 驅動的遠近光 LED 投射器、邊緣光 3D 結構、獨特的光學件、ADB系統、新型 DF 材料(高效雙色)、數字化照明等領域掌握著核心的設計與技術能力,主要客戶為為賓利、阿斯頓馬丁、法拉利、邁凱倫、保時捷、奧迪、奔馳、AMG 等世界知名豪華車,在原有國內優質客戶基礎上,補齊短板,布局高端車燈領域,拓展海外汽車照明市場。

國內來看,華域視覺依然是國內最大的車燈供應商,海拉、日本小糸、斯坦雷、星宇和法雷奧在第二梯隊。憑借快速響應和高性價比的產品,預計星宇將繼續進一步擠占海拉、斯坦雷和法雷奧的市場份額。

LEDinside 認為,在近幾年,雖然說國際 LED 廠商在車用市場仍然占據壟斷地位,但是中國大陸地區、臺灣地區的廠商逐漸對供應鏈的突破,還有技術水平的提升,都在慢慢瓜分前裝市場的份額。現在已經可以看到有些廠商切入到尾燈甚至是小比例的日行燈的前裝供應鏈。所以未來幾年,中國 LED 廠商有望從本土品牌整車供應鏈切入,逐漸在前裝市場站穩腳步。

3.4. 植物照明

LED 植物照明為發展方向,市場前景廣闊。LED 植物照明指使用 LED 植物生長燈或 LED 植物照明系統,滿足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光照條件,屬于人造光源。以光效高、光質豐富、發熱低、體積小、壽命長、可調制組合、智能可控、環保節能等諸多優點,在植物照明領域優勢明顯。目前市場上 LED 植物照明裝備種類較多,有 LED 植物生長燈、LED 植物生長箱、驅殺蚊蟲 LED 燈、宅用 LED 植物燈等,預計 2021 年 LED 生產燈占各類植物生產燈的 60%,發展空間大。

LED 植物照明應用領域廣泛,包括植物組培、溫室補光、植物工廠、食用菌工廠、藻類培養、花卉種植、驅蚊殺蟲等。其應用環境限制比較小,農場、溫室大棚、實驗室、家中、商場、室外等各個地方都可以使用 LED 植物照明。

近年來 LED 植物照明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OFweek 產業研究院預測,到 2021 年,全球LED 植物照明系統市場規模超過 20 億美元,其中 LED 燈具 4.9 億美元,LED 照明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逐漸占據植物照明領域的主流。

海外巨頭布局成熟,歐美日本應用廣泛。目前全球植物燈市場上除中國大陸地區之外,北美、歐洲和日本地區應用最為成熟,從數據統計顯示美國和日本地區的知名制造廠家分別占比是 37%和 23%,是植物燈應用市場最為活躍的地區。植物照明雖是新興市場,但國外巨頭已開發得較為成熟,并早已在專利方面進行嚴密的布局,尤其是上游芯片領域的核心專利。在開發模式上,則基本是 LED 光源公司與植物工廠相配合的模式進行。

目前,植物照明 LED 品牌廠主要為 Signify、Fluence by OSRAM、GE Current、Illumitex、Heliospectra 和中科三安(Sananbio)等。植物用 LED 組件主要供貨商為歐司朗(OSRAM)、三星 LED(Samsung LED)、CREE、Seoul Semiconductor、Lumileds、日亞化學(Nichia)、臺灣億光(Everlight)等,歐司朗和三星 LED 兩家穩坐市場龍頭。

加緊布局,產業鏈基本成型。國布局 LED 植物照明領域的企業中,從上游芯片到封裝器件,到燈具再到系統已全面鋪開。上游芯片端,三安光電布局完善,三安光電與中科院聯手,分期投入 70 億,跨界“光生物”打造國內首個植物工廠,依托核心“光配方”和自主研發的栽培設備,實現了農業技術創新,LED 技術落地應用。并且作為國內光電龍頭企業,中游封裝國星光電已形成紫外、紅外、植物照明三大業務板塊,鴻利智匯加緊技術研究,下游僅勤上光電、鴻利光電、廣明源幾家推出 LED 植物照明產品,市場存在大量區域空白。

集群分布明顯,搶占藍海市場。LED 植物照明產業集群分布,珠三角為最大產業集群地區。目前我國涉及到 LED 植物照明的企業超過 150 家,主要分布于珠三角地區,占比 60%,其次為長三角地區,占比 21%,其它地區占 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污污的免费网站 | 男人与女人交配 | 午夜在线视频网站 |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 最近中文字幕2019视频1 |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9精品国产99久久 | 欧美色乱 | 日本a免费 |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 | 日本高清视频成人网www | 欧美三级不卡视频 | 欧美成人黑人性视频 |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极品 | 国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欧美欲妇 | 麻豆视传媒 | 一级特黄特色的免费大片视频 | 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 国内久久精品视频 | 亚洲三级欧美 | 日本欧美国产精品 | 在线不卡| 日日干天天干 | 啦啦啦资源在线观看视频4 啦啦啦资源视频在线观看4 | 4hu最新网址 | 亚洲欧美另类视频 | 国产日产韩产麻豆1区 | 四虎影院观看视频 | 九九热观看视频 | 日本免费精品视频 |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天堂最新版资源下载 | 九九九精品午夜在线观看 | 欧美日本在线视频 | 婷婷激情狠狠综合五月 |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性大片免费 | 日本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欧美在线看欧美高清视频免费 |